贾瑚仔细回想鸾儿给他提过的原书中各个细节。
太子谋反失败后,现今所有皇子只剩下两位,一位是新帝,一位是“忠顺亲王”。
义忠,忠顺,这两个封号怎么听怎么讽刺,就似欲盖弥彰。
原书中说贾元春入宫后,先并非妃嫔,而是宫中女史。本朝选秀分给圣上充实后宫并诸皇子亲王郡王选妃的大选,给宫中挑选得用女官并公主郡主伴读的中选,以及挑宫女的小选。(注1)
大选是只有家中有举人功名以上,及家人在朝中为官之女才可参选,到中选便是家世清白的人家皆可送女儿参选。
一般来说,似是元春这等国公嫡出孙女,父亲在朝做五六品官的女儿,若想入宫,是绝不会参加中选的。
中选做女官,有在六局一馆的,也有去太后皇后并各宫妃嫔处执事的,说到底是服侍别人,一般只有无职举人秀才并一般人家女儿,为了博个出身才进去参选。
且中选入宫的女官除了各公主郡主伴读外,若无机遇(被皇上看中纳为妃嫔或被宫内主子赐婚),不到告老的年纪,一般是出不了宫的。
贾家把贾元春送入宫中,定不是因对皇家忠心,所以特把精心培养的女儿送去服侍宫内主子。
所以贾瑚猜测,那就只能是贾元春入宫是贾母求的宫中皇后娘娘给她赐婚,但还未等皇后下旨,太子并几位皇子就造反混战,宫中朝中大乱,贾元春只得尴尬的以女官身份在后宫呆了几年。
后来上皇虽然退位,但权欲仍在,要证明不管是朝政还是新帝,都仍在他掌控之中。想起贾元春这荣国公孙女,上皇便定要圣上纳她为妃。
圣上心有不甘,不能明着拒绝,只好阳奉阴违,明着封了贾元春做妃,实则封号是给的“贤德”二字。听着是极赞美之意,但——两字封号大多用于,追封。
还有一同封的“凤藻宫尚书”明显是女官名。
宫中宫规贾瑚也略知一二。宫中皇后所居凤藻宫,及太后所居凤宁宫首领女官都为正四品尚书,辅佐皇后太后掌管阖宫诸事。本朝自开国以来,还从未有过妃嫔兼任女官的事。
往后新帝给贾元春如此身份封号,只怕并非为彰显对贾家并贾元春的恩宠,而是要提醒世人,贤德妃贾氏出身女官,来路不正。